-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
站內搜索:
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廣大黨員干部挺身而出、英勇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系列之二


“我是黨員,我先上!”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集結號吹響后,廣大黨員干部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始終堅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挺身而出、英勇奮斗,不計得失、不懼生死,晝夜奮戰在疫情防控最前沿,涌現出一大批可歌可泣、可敬可佩、可贊可頌的模范人物。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他們如一面面旗幟,始終飄揚在“疫”線上空;像一座座豐碑,牢牢守護著群眾的健康和安全。
尹祖川:用生命守護長江安保抗“疫”防線
尹祖川,中共黨員,生前系長江航運公安局宜昌分局治安管理支隊支隊長。1月29日,他在春節值班和防控疫情崗位上連續奮戰一周后,突發心肌梗塞,經搶救無效去世,年僅47歲。
長江航運公安局宜昌分局位于湖北省宜昌市,擔負著長江三峽兩壩船閘及水域的反恐安保職責,每年有6萬多艘次過壩船只,可謂重任在肩。從警以來,尹祖川愛崗敬業、頑強拼搏,參與偵破了一大批重特大案件,有力維護了長江生態安全和轄區治安穩定。宜昌分局1月23日成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尹祖川正是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具體責任人。他始終秉持“守土就要盡責”的信條,帶領大家加強情報線索收集研判,嚴厲打擊影響疫情防控、非法轉運販賣野生動物等違法犯罪行為,密切關注往來船只是否搭載疫區船員,牢牢把住疫情防控“航線關”。直到犧牲的當天,他還在思考著如何把安保防疫工作做得更好。公安部追授尹祖川同志為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范,崇高的榮譽,是對他人生最好的注腳。
黃漢明:努力把工作做到位,讓黨和政府少操心
黃漢明,中共黨員,生前系湖北省安陸市煙店鎮水寨村黨支部書記。他是一位有近40年黨齡的老黨員,從1990年就開始擔任村黨支部書記。2月1日,這位老支書因勞累過度引起雙肺肺氣腫并發心肺功能衰竭,倒在了疫情防控第一線,年僅58歲。
水寨村緊臨安陸市城區,屬“城郊村”,全村有486戶1974人,其中武漢返鄉人員92人,防控壓力很大。從1月23日(臘月二十九)開始,黃漢明就帶領村“兩委”干部、駐村“防疫”工作隊等一班人開展防疫宣傳、登記排查返鄉人員情況、為村民測量體溫,并主動參加進村路口執勤。他的身體并不好,有10多年的哮喘病史,大家勸他多休息,他總是嘿嘿一笑:“自己的身體自己清楚,不打緊。還是把工作做好,讓黨和政府少操心。” 1月28日入戶排查時,黃漢明突然感到胸悶,隨行干部勸他趕快去醫院,他卻拖到第二天完成最后一戶入戶排查后,才去醫院檢查。主治醫生建議他立即住院治療,但他放心不下村里的事,對醫生說“這種時候,哪住得下”,當天輸完液,他就帶著后面幾天的輸液藥物趕回村里。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還在村務工作群里交待疫情防控事務,牽掛著92名武漢返鄉人員和全村人的健康,用生命踐行了一名老黨員、老支書的初心和使命。
張輝:為了打贏“阻擊戰”,拼到生命最后一刻
張輝,中共黨員,生前系湖南省衛生計生綜合監督局黨委書記、局長,省衛健委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綜合監督組副組長。因連日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超負荷工作引發心臟病,于2月1日凌晨不幸去世,年僅56歲。
疫情發生后,張輝堅守一線、靠前指揮,按照上級安排迅速組織制定應急措施和工作方案,第一時間開展疫情防控監督檢查。他身先士卒,往返奔波于各級醫院、疾控中心、消毒產品生產企業、農貿市場、社區村莊、高速路口,督促指導聯防聯控機制落實、醫療防護物資準備。先后4次帶隊赴長沙、岳陽、株洲實地督查20余個防控關鍵點,到多家生產消毒劑的企業督促復工。他還以患者身份到醫院全程體驗發熱就診流程,深入了解診療流程、科室設置、健康教育等是否到位,確保防控措施落實無死角全覆蓋。期間,他強忍身體不適,將去醫院的事一拖再拖,總是說“等忙完這一陣,就去看看”,每天奮戰14個小時以上,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在同事們心中,張輝素來就是個“拼命三郎”,從事醫療衛生工作35年來,他矢志不渝踐行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滿腔熱誠投入衛生健康事業,先后榮獲“全國醫藥衛生系統創先爭優活動先進個人”等稱號,榮立二等功4次、三等功1次。
鄭凱:倒在抗“疫”路上的“逆行”先鋒
鄭凱,中共黨員,生前系河南省滎陽市司法局社區矯正管理科科長。1月30日凌晨,他在與同事駕車前往疫情防控服務站換班途中遭遇車禍,經搶救無效去世,年僅45歲。
面對這場抗“疫”硬仗,鄭凱放棄春節假期、放棄與家人團聚,主動申請加入黨員沖鋒隊,從大年初一開始,就一頭扎進了防疫一線。鄭凱執勤的滎陽市10號防疫服務站,位于滎陽市進入鄭州市的交通要道上,車流量大、任務重,每天有上千輛過往汽車及人員需要排查疏導,他盡心盡責、忘我投入,每天工作都在10小時以上,從未叫過苦喊過累。鄭凱執勤都在后半夜,是一天中天氣最冷、人最困最乏的時候,但為了能讓上一班的同志少挨會兒凍,每次他都提前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去接班。得知他犧牲的消息,家人萬分悲痛,但也非常堅強。父親鄭長明說,“小凱是我的兒子,也是共產黨員,全國都在抗擊疫情,我的兒子沖鋒陷陣是應該的,是他義不容辭的責任。他沒有違背入黨時的誓言,為黨做了貢獻,有這么好的兒子,是我的驕傲。有這樣一個兒子,值!”。
陳在華:寧肯倒在抗疫路上,也不能掉隊
陳在華,中共黨員,生前系安徽淮南市大通區城管局大通街道中隊副中隊長。2月3日凌晨,連續堅守防疫一線近10天未休息的他,終因過度勞累突發心肌梗塞,經搶救無效去世,年僅48歲。
疫情發生后,陳在華主要負責街道所轄6個社區周邊的流動攤點、出店經營規范和關閉活禽市場任務。他深知疫情當前、容不得半點馬虎,每天帶隊巡查都在10小時以上,先后關閉活禽交易市場、飲食攤點群、騎路菜市等4處,取締流動攤點、出店經營700余處。1月31日下午,正在帶隊巡查的他突然感到氣促、胸悶,但仍堅持巡查值守,直到晚上7點交接班后才回家休息。陳在華的愛人是一名同樣堅守在防疫一線的社區干部,2月1日早晨值完夜班回家,看到他臉色不好,一再勸說他在家休息。但陳在華堅持說:“單位疫情防控任務重,隊員們都在一線,我作為中隊領導,還是一名黨員,不能掉隊!我身體扛得住,等過了這段時間,疫情結束后我再請假”。就在上班途中,他突感身體不適,就近就醫后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終因病情嚴重、搶救無效去世。
鄭少華:連續戰“疫”13天,只為全村人的幸福安寧
鄭少華,中共黨員,生前系四川省眉山市天府新區高家鎮英頭村黨支部書記。2月3日,他連續奮戰在抗疫一線13個晝夜后,因勞累過度引發大面積腦出血暈倒在辦公桌前,經搶救無效去世,年僅48歲。
英頭村是一個有著2000多人的大村,牛角寨大佛寺遠近聞名,每年游客人數達20余萬,春節正是高峰期,此外還有外出務工返鄉人員近700人。面對復雜局面,鄭少華帶領村組干部夜以繼日投入疫情防控工作,1月22日起,每天從早上8點干到次日凌晨兩三點,大年三十、初一還連續兩天在牛角寨通宵值守,年夜飯也沒能在家吃。從正月初二起,他每天上午8點準時到村委會廣播疫情防控知識,9點前往看望被居家隔離的7戶15名群眾并幫助購買生活必需品,下午1點挨家挨戶開展返鄉人員排查并發放防疫宣傳單,晚上研究當天情況、安排第二天的工作。為了盡快對全村進行三輪全覆蓋排查,村組干部人手不夠,鄭少華就帶著妻子一起參與排查、一起巡查、一起執勤、一起回收口罩,有時女兒也一起參加。得知他犧牲的消息,村里的群眾都非常難過,“防疫大喇叭里,再也聽不到鄭書記的聲音了!”
李躍龍:與時間賽跑的龍巖版“小湯山醫院”突擊隊長
李躍龍,中共黨員,生前系中國移動福建公司龍巖分公司政企部副經理。2月2日中午,他在疫情防控一線連續奮戰多日后,在回家途中突發心肌梗塞,經搶救無效犧牲,年僅42歲。
1月27日(正月初三),李躍龍所在的龍巖分公司承接了龍巖版“小湯山醫院”——康山醫院整體信息化、智能化改造的緊急任務。1月28日,還在老家的李躍龍聽到前方戰“疫”打響的消息,立即主動請纓,當天就返回龍巖奔赴一線,扛起了項目技術主管的重任,并擔任政企部抗疫青年突擊隊隊長。此后5天時間里,他每天忙碌在施工現場,帶領同事們與醫院醫護工作者積極溝通、充分交流,為擬定最優通訊建設方案加班加點、從早忙到晚。為了醫院早日投入使用,他常常忙得顧不上吃飯,有時候一干就到晚上十點、十一點。直到2月2日早上,他還在與同事們討論康山醫院的工程項目,提醒大家一定要保證工作進度。在他和同事們的努力下,醫院指揮部、3號樓一期項目都比預計時間提前半天建成,但這一切他卻無法親眼看到了。
來源:共產黨員網
( 編輯:宋美琪 送簽:宋美琪 簽發:徐雅維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京ICP備18060497號-1,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5,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067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4068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