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
站內搜索:
“疫”無反顧 “硬核”擔當
——記中央赴湖北指導組成員、國家發改委社會司副司長孫志誠


2020年的春節,注定是一個不平凡的春節,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牽動著億萬民眾的心。面對嚴峻復雜的疫情,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運籌帷幄、周密部署,各條戰線眾志成城、盡銳出征,一股齊心戰“疫”的“硬核”力量,正在有力阻擊疫魔。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國家發改委作為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生活物資保障組組長單位,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決落實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及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工作要求,第一時間成立了工作小組,委社會司、運行局、體改司、評督司分別委派了黨員干部,深入湖北一線,參加中央赴湖北指導組的工作,國家發改委社會司副司長孫志誠正是其中一員。
國家發改委社會司司長歐曉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評價,“孫志誠同志在老母親病重情況下,大年初一終止休假,從老家返回北京投入工作,后又主動請纓,加入到中央指導組奔赴武漢疫情防控第一線,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主動作為的精神和勇氣,展現了發改人的責任和擔當。”
“堅決做好防護,一定平安歸來”
1月25日,農歷正月初一,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黨中央決定向湖北等疫情嚴重地區派出指導組。
1月26日,農歷正月初二,傍晚時分,國家發改委接到國務院辦公廳的通知,要求當天18:00前報名參加中央赴湖北指導組。
孫志誠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講述了回憶了出征前的情況,“當時連維良副主任和歐曉理司長都在國務院參加聯防聯控機制例會。我正在委里加班,接到消息后,馬上就跟衛生健康處處長劉丹說,來不及請示了,先給我報名。”
當晚,孫志誠就接到國辦要求次日出發的短信通知。時間緊迫,孫志誠參加完委里的例會,和同事研究交代完相關工作,已是午夜時分,匆匆收拾行李,經過短暫休息之后,次日凌晨5點便踏上了奔赴疫情“風暴眼”武漢的征程。
國家發改委社會司衛生健康處處長劉丹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孫志誠在接到奔赴一線的通知之后,沒有半點猶豫,和我交代了一些相關工作,然后預交了4個月的黨費,第二天就上‘戰場’了,當時對他真的是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1月27日,農歷正月初三,孫志誠搭乘的飛機落地武漢天河機場。“偌大的機場空空蕩蕩,一路上只想著趕快投入工作,雖然對病毒感染也有擔心,但只要自己戴好口罩,勤洗手,不觸碰眼口鼻,應該問題不大。”孫志誠說。
也是從27日這一天開始,中央指導組抵達武漢,對新冠肺炎疫情一線防控工作等展開全面“督戰”。據了解,中央赴湖北指導組下設7個組,成員來自國務院及其組成部門。國家發改委第一批奔赴前線的孫志誠和運行局副局長劉明同志被分到物資保障組,后又增派國家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連維良和首批到達的工信部副部長王江平共同擔任組長,國家發改委還有體改司副司長萬勁松、評督司副司長吳君楊、運行局電力處處長劉瓊、辦公廳秘書吳丕達等4位同事也加入其中。
“我們抵達武漢的第二天,國家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何立峰就給我們打了慰問電話,之后國家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張勇也打來電話。委領導們親切鼓勵和要求我們一定要努力多做工作,一定要堅決做好防護,一定要健康平安歸來。這對于剛剛奔赴一線的我們來說,是莫大的鼓勵和支持。”孫志誠說。
初到武漢,千頭萬緒,除了底數不清,還有物資不足,人員不夠......難題重重,唯有日夜兼程,刻不容緩。
孫志誠介紹,在前線的工作基本上不分白天黑夜,更不分工作日和周末,甚至大家都想不起來今天是周幾。連維良同志經常說:“你休息了,病毒可不休息”。
疫情初期,收治之難,難在床位。不少患者為了等一張床位只能在家隔離,導致病情惡化,乃至疫情進一步蔓延。
孫志誠說,“在連維良同志的帶領和部署下,我的主要任務是建立床位保障工作專班,用一周時間徹底解決收治床位不足導致的‘人等床’問題,堅決做到‘床等人’。”
此外,孫志誠和同事還要想盡辦法從全球范圍內緊急采購和征調對于挽救危重癥患者生命起著重要作用的體外膜肺氧合(ECMO,俗稱“人工肺”)。同時,他還負責與中央指導組救治組的工作銜接,及時了解和保障重癥收治醫院的主要醫療設備需求。按照“包干到人”分派,全責對接醫用防護物資、抗病毒藥品、醫療設備、生活物資的需求和保障。
“萬眾一心、通力合作,凝聚齊心打硬仗”
一線堅守,后方助力。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春節期間,本該是合家歡聚團圓的時候,但當黨中央、國務院對疫情防控作出科學研判和部署動員后,孫志誠所在的國家發改委社會司全體黨員干部迅即進入快節奏、高強度、長時間、超負荷的戰時狀態。
歐曉理介紹,國家發改委具有嚴密的規章制度和紀律,組織力、動員力、戰斗力都很強。社會司是這次疫情防控和各個部門聯系最為緊密的司局之一,按照委黨組總體部署,司里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一盤棋”統籌調配社會司黨員干部力量,人人領任務、個個扛責任、處處看擔當,快速凝聚起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工作合力。
國家發改委社會司生活質量處處長龔楨梽告訴記者,后方的同事們每天都與身處前線的孫志誠保持密切聯系,了解前方需求,有問題,立刻協調解決。比如,在負責研究湖北延遲春節假期和開工復工時間時,他們通過孫志誠同志及時了解中央指導組的部署和前方疫情防控進度,與國家衛健委、人社部、湖北省發改委建立日常會商機制,充分聽取前方專家和湖北當地干部意見建議,隨時關注網絡輿情熱點,切實做到爭分奪秒、及早謀劃、深入研判、統籌兼顧,通過延長假期和開工復工時間,為奮戰在一線的工作人員提供了“硬核”支撐。
孫志誠也坦言,前線的工作能夠高效率地開展,絕對離不開大后方的鼎力支持。委里辦公廳、人事司、機關黨委和其他司局領導同事們不僅經常通過電話和微信表示慰問,還經常把一些需要注意的問題和好的建議及時提醒前線,有時深夜或者凌晨都在進行交流。除了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國家衛健委等部門之間的通力合作,在重要醫用物資和設備的生產、采購和調運過程中,海關、民航、鐵路、交通、郵政等方面也給與了超乎想象的支持。
“萬眾一心、通力合作,凝聚齊心打硬仗。”這是孫志誠在前后方工作配合中最大的感受。
他講述了一個生動的例子,“2月23日,領導要求我緊急從國內征調一部分ECMO到武漢來。當天夜里,我向國家發改委社會司、國家衛健委規劃司發出第一批設備征集指令,24日清晨就已經從中央本級醫院中征集了10臺。有關醫院接到指令后迅速響應,多家醫院提供了物資支持,極大緩解了耗材短缺問題。第一批ECMO征調僅用了32個小時,于25日早上全部運抵武漢。”
“當時疫情主要發生在中國,保利集團從國外采購并捐贈的16臺ECMO,在民航局、國航、海關總署、郵政航空的通力協作下,用時不到17個小時便于27日當晚20點運抵武漢,令國外生產廠家驚嘆不已,大呼中國效率不可思議。”孫志誠介紹說。
“與時間賽跑”,絕不是一句空話。據了解,國家發改委社會司、國家衛健委規劃司根據中央赴湖北等疫情嚴重地區指導組物資保障組關于緊急征調設備的要求,積極響應、連夜行動,先后兩批從國內16家醫院征調21臺ECMO及部分耗材,迅速發運,馳援湖北,為提高危重病人救治能力和水平,盡早全面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作出了應有貢獻。
國家發改委社會司二級巡視員朱世宏說,“經過這段時間同志們的’摸爬滾打’’并肩作戰’,真正感受到我們是一支作風過硬、能打勝仗的隊伍。”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記者在采訪的過程中了解到,孫志誠的父母在山東煙臺老家,都已80多歲了,身體一直不好,尤其是老母親春節前突發心梗住院搶救。由于疫情的形勢嚴峻和工作需要,孫志誠只陪護了兩個晚上,正月初一飛回北京,正月初三就奔赴一線工作了。
“初來武漢的時候,心里非常掛念母親,默默祈禱她能渡過難關堅持下來。感謝委黨組、委領導、同事們對我父母和我本人的關懷關心,目前,母親已經度過了最艱難的一段,逐漸好轉。”孫志誠說,家人一直很支持我的工作,也鼓勵我為抗擊疫情盡自己一份貢獻,希望疫情過后我能抽空回去多陪他們幾天。”
談到對“家國情懷”的理解,孫志誠動容地表示,以前談到家國情懷,覺得很抽象。這次來到前線,才真正體會到了什么叫家國情懷,什么叫忠孝難兩全,體會到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一遍遍重溫的入黨誓詞,竟然如此貼近現實。所謂的家國情懷是如此的簡單、樸素。
“看看身邊的每一個黨員,每一個同事,都在努力克服著不為人知的困難,為抗擊疫情奉獻著自己的一份努力,匯聚起強大的力量。就像歌詞中唱的,‘都說國很大,其實一個家。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孫志誠感慨地說。
黨有所令,我必有責。國有所需,我必有為。記者在走訪國家發改委社會司相關處室時了解到,自疫情爆發,委內相關司局的同事們都主動取消春節休假的計劃,堅持加班加點,堅守工作崗位,履行疫情防控職責。
據了解,從除夕至2月15日,社會司僅生活質量處一個處室就累計接打電話上千通,撰寫匯報材料近百份,報送報告信息近20份,參與起草國務院文件3份。“最快的一次是2月5日下午,接到中央領導小組部署后,組織司內各處連夜研究起草《關于切實加強疫情科學防控有序做好企業復工復產工作的通知》,3小時成稿,6小時完善,當晚12點上報,2月8日即由國務院正式印發。”龔楨梽說。
國家發改委社會司綜合處處長翟建民介紹,社會司在編人員28名,均是黨員。疫情發生之后,社會司全員到崗,取消輪崗機制,以避免倒班造成的工作銜接不暢問題。從除夕至正月初九,曉理同志帶領同志們每天都連續工作16個小時以上。“我們的黨員干部在面對重大疫情時都義不容辭,黨性意識很高,委內的防控系統反應也很迅速和嚴格,有效地保障了各個環節的高質量運轉。”
劉丹介紹說,疫情爆發以來,衛生健康處所有在京同志臘月二十八起就全力投入疫情防控。緊急領命搭建了最初的委內工作機制,每天堅守崗位。短短一個多月時間,已經會同有關方面辦理了黨中央、國務院交辦的100多個批辦事項。常常是中午領受任務,下午就成稿報出,當晚就印發文件。就是以這樣的效率“特事特辦”,用“日內辦結”的速度,完成了中央疫情領導小組成立后發布的1號文件,多個關于口罩和防護物資的部門聯合發文,并且下達了“雷神山”“火神山”等醫療機構投資。
一項項“硬核”措施,一個個扎實行動,歸功于黨中央的科學準確研判和全面系統部署,需要國家發改委高效的綜合協調和執行落實能力。“在這次疫情面前,有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委黨組的智慧部署,還有國家各級部門單位的支持和協助。這是一次‘大考’,也是一次鍛煉,下一步我們更要反思在疫情防控過程中所暴露出來的短板和不足,加快完善制度和體系建設。”歐曉理說。(中國改革報社記者 袁琳)
(國家發展改革委機關黨委供稿)
( 編輯:馮愛齡 送簽:馮愛齡 簽發:白 翔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京ICP備18060497號-1,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5,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2067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4068010
